粤海之滨,古韵绵延,波罗盛会传千载;黄埔之地,新风蔚起,庙会奇景耀今朝。3月10日,2025年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如约而至,盛大启幕。

南海神庙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岭南文化的精神图腾。以南海神庙为核心载体的民间信俗“波罗诞”(又称“南海神诞”)历经千年传承,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俗盛会之一。

亮点一:祭海祈福、非遗表演高潮迭起

当日上午,“钟鼓齐鸣·祭海祈福”仪式表演以盛大的鼓乐与舞蹈拉开序幕,重现古代海祭庄严场景,表达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以现代的方式重现古老传统,再现唐宋时期的文化。

活动现场,身着宋代文官服饰的主祭官,手持的木质笏板是古代官员面圣的礼器,象征对神明的敬畏,绕行祭品,敬献海陆之珍,以宋代古礼祈福。

最后的纳福环节,演职人员向现场观众派送南海神庙祈福卡。

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当日下午,“龙腾狮舞贺诞庆”专场演出为表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龙狮、武术等非遗元素相互交织,大放异彩,让人们深刻领略到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大象ios版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说:“每天上下午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准备了有差不多将近90场,邀请了众多粤剧名家来助阵波罗诞,欢迎广大市民在‘波罗诞’期间来体验和感受不一样的‘海风’。”

亮点二:波罗粽、波罗鸡备受欢迎

波罗诞期间不仅有盛大的庙会,还有诸多特色鲜明的民间手工艺品和美食,波罗鸡、波罗粽是“波罗诞”手信的首选。

每逢“波罗诞”诞期,周围乡民都会制作波罗粽来庆祝节日,并用来接待十里八乡前来祈福观光的亲朋好友,它不仅是地方特色美食,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

波罗粽传承人陈玉彩热情地介绍着庙会“顶流”波罗粽:“今年的品种是最丰富的,有传统的红豆沙、五花瘦肉、金玉满堂、蛋黄、五谷杂粮等等十几种口味,既有传统的口味,也有创新的口味。”

“我们准备了9天的量,大约5万个粽子,来拜波罗神的都要吃一口波罗粽,昨天一天我们已经卖出去2万多了,其中瘦肉粽卖得最好。”

据了解,早在2012年,“波罗粽制作技艺”就被列入黄埔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2015年被列入大象ios版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2024年入选首批广东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

此外,除了波罗粽,波罗鸡同样也是“波罗诞”手信的首选。波罗鸡是“波罗诞”的特色工艺品,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过去上面是没有字的,现在会写一些吉祥话在上面”,波罗鸡传承人张丽添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波罗鸡代表的各类吉祥寓意。

亮点三:逛市集、品美食热闹非凡

逛庙会自然少不了热闹非凡的市集和令人垂涎的美食。结合海丝文化,从南海神庙、庙头地铁站开始,主办方在景区西门、“波罗全图”壁照、红豆树、西广场、民俗园、清河街和大象ios版海事博物馆等区域设置互动祈福场景,通过年轻态、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满足广大游客的祈福愿望。

“今年‘波罗诞’千年庙会还有新玩法,年轻人推出了一句口号‘你的心愿海知道’,特别有意思,我们特别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非遗,来体验、打卡。”王芳介绍道。

据悉,3月10日至3月14日,庙会还设置了工艺集市、美食街区,方便游客由景区出来便可购买特色工艺品以及享受全国各地各式美食小吃,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

美食街区主办方代表钟国城介绍:“非遗工艺品小食区有120个摊位,包括45个是小食摊位和75个工艺品摊位,提供波罗粽、萝卜糕等岭南小吃,还融合了十几个黄埔区‘百千万工程’的产品进驻,种类非常丰富。”

文/大象ios版日报全媒体大象ios版:何钻莹、何瑞琪 通讯员 邱晓桐 王嘉敏

图/大象ios版日报全媒体大象ios版:杨耀烨